您的位置: 首頁 > 國投十年
戰略發展篇 | 把握“三新一高”導向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資本投資公司
發布時間: 2022-09-20

作為中國最早設立的綜合性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職責使命,奮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資本投資公司,為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貢獻國投力量。


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

電子工程院谘詢、設計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公司從根本宗旨、問題導向、憂患意識上把握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集團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十年來,公司落實創新發展的理念,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決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自主創新。同時,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資源,開展協同攻關,搭建“科技—資本—產業”平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發揮基金優勢,引導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

公司積極落實協調發展理念,鍛長板、補短板、強弱項,強化產融結合、融融結合,更好地發揮多元化經營綜合優勢,形成發展整體合力。加強資源整合,優化業務結構,推動轉型升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培育發展新動能。在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實施中,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優勢,加強央地合作,投資建設一批重大項目。

在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方麵,公司積極踐行“兩山論”,加大對生態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低碳清潔能源開發布局,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加大技改投入,保證存量項目排放達標,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環保事件的底線。

積極落實開放發展,準確把握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安全等形勢,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大境外電力、礦業、環保等業務布局力度,不斷提高跨國經營指數,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有力推動共享發展,在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助力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為實現共同富裕作貢獻;堅持以人為本,為每一位有夢想的人提供價值創造的舞台,更好發揮員工潛能、幫助實現自我價值,增強廣大幹部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公司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找準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中謀劃自身的發展,不斷增強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和持續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線。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積極響應國家化解過剩產能號召。將不具競爭優勢的航運業務無償劃轉至中遠海運集團,涉及資產規模44億元、運力110萬載重噸。將540億元資產、年產能規模近3500萬噸的煤炭業務無償劃轉至中煤集團,成為第一家剝離煤炭產業的中央企業。加快退出高耗能、高汙染煤電項目,大力發展水電和新能源發電業務,近年來退出容量小、能耗高的煤電機組900萬千瓦,清潔能源占總裝機規模比重提升到60%以上。

有效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在央企中較早成立了國有資產處置平台,通過市場化機製推動結構調整,累計退出項目2000多個,回收資金320億元,全部投向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和區域。2022年初,在國資委的指導下,牽頭組建了中央企業“兩非兩資”資產管理處置平台公司,開展非主業剝離和同質化業務整合,推進中央企業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工作,助力相關央企完成“兩非”剝離目標任務。

中國水環境集團以科技治汙,推動洱海水質持續向好

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公司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在體製機製、綜合能力、研發投入等方麵推進力度,為進一步完善國家創新體係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加快科技創新體製機製建設。召開集團首次科技創新工作會,建立鼓勵科技創新的長效機製,首次設立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投資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初步形成了以科技發展規劃為核心,由科技項目、成果獎勵、科技統計、專利管理、考核獎勵方案等5項製度為配套的科技製度體係。積極探索科技型企業中長期激勵機製,通過采用限製性股票和股票期權相結合,采用公開引戰、股東增資和員工股權激勵同步實施等做法,進一步激發科技人才幹事創業的活力動力。

提升科技創新綜合能力。聚焦新材料、醫藥健康、先進製造、新基建等領域,投資並購了神州高鐵、中國水環境、亞德環保、合肥波林、美亞柏科、西安鑫垚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西安鑫垚獲批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電子工程院獲批國家電子工程建築及環境性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健康養老智能係統與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2個國家級質檢中心。截至2022年6月底,集團共有科技型企業48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12家。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投資企業的優勢科技資源,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開展纖維素乙醇、陶瓷基材料、下沉式汙水處理、數據安全等重點技術攻關,爭當原創技術策源地。2013-2021年,累計科技經費支出超過93億元。發揮國家級基金的獨特優勢,投資了一批突破產業瓶頸、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攻克“卡脖子”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行業領軍企業,有47家國投係基金直投企業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公司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突出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斷推動改革走深走實,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國投集團股權董事培訓班舉辦

全麵深化國企改革

作為首批改革試點,公司試方向、試機製、試管理、試監督、強黨建,打造“小總部、大產業”的管控格局,積極探索實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體製機製和運營模式,受到了中央改革辦督察組、國務院督查組和中財辦的肯定,2022年6月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加強改革係統集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堅決貫徹“兩個一以貫之”,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公司治理各環節,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製度。加強董事會建設,全麵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深化股權董事製度改革,加強履職支撐,推動股權董事發揮積極作用,當好“決策建議的提出者、大股東意圖的傳播者、企業發展的促進者”。在全級次子企業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更大範圍開展職業經理人製度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完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管控體係,著力建設戰略引領強、資源配置強、管理服務強、黨的建設強,創新協同高效的“強總部”。探索建立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製企業差異化管理體係,實踐探索成為國企改革麵上的要求。

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

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公司主動作為,動態評估,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因時因勢、一企一策推進複工複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強風險管理頂層設計,引入風險並表管理理念,構建適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特點的全麵風險管理體係,將風險管理自上而下貫穿集團全級次,提高集團對風險的掌控力。強化紅線意識,堅持底線思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高度重視隱患排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大幅提升經營效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健康發展,公司經營業績得到顯著提升。資產規模從2012年底的3115億元增長到2021年底的7664億元,增長了1.5倍;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847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945億元,增長了1.3倍;利潤總額從2012年的11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61億元,首次突破400億元,增長了3.1倍。公司連續18年在國務院國資委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榮獲A級。

版權所有:欧博allbet官网集團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22     京ICP備2021000692號-1